話題人物    
味千拉麵——亞洲成長最快的企業

美濃客家之子 打造亞洲拉麵王國

味千拉麵負責人重光克昭篤信「分享」精神,把絕大部分的利潤留給加盟者,近十年,海外加盟店快速拓展至近三百家,成為日本在海外市場最成功的連鎖餐飲店,並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七年成長最快的亞洲企業。

撰文/宋秉忠 攝影/陳俊銘

台北市新光三越百貨A4店地下餐廳,剛從荷蘭談定歐洲第一家加盟店的味千拉麵董事長重光克昭,向台灣的合作夥伴吳亭樺詢問:「在台灣做一個湯碗要多少錢?」聽到吳亭樺報的數字後,重光克昭隨手記在他的筆記本裡,打算隨後告訴荷蘭的加盟者:「台灣的碗比較便宜,可以從台灣進。」

其實,重光克昭只需要按協議向荷蘭加盟者收取加盟金即可,至於對方要怎麼降低成本,根本不關他的事,但他就是這麼從加盟者的立場替對方考慮。

吃完麵,臨走前,吳亭樺替她和重光克昭付了餐費,雖然吳和重光克昭是台灣味千的兩位最大股東。重光克昭表示,他的父親劉祥以前送貨到加盟店時,吃完麵一定付帳,雖是一筆小錢,卻代表父親希望加盟者能賺錢的心意。

「只有讓加盟者享有加盟的最大利潤,他們才會拚命,把味千的招牌開到全世界。」重光克昭十二月說這句話的時候,在中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台灣等九個以上的國家,味千已經有超過二九○家加盟店,而日本本土的味千拉麵加盟店不過一五八家。說味千是日本最國際化的餐飲連鎖企業,一點也不過分。

加盟者賺大錢
總公司賺小錢就好


比較味千總部和加盟店的營收,就可以了解重光克昭是如何與夥伴分享利潤。例如日本各加盟店的總營收將近七十億日圓,而味千總部一年的營收不超過十七億日圓。中國味千市值超過人民幣一一○億元,擁有過半股權的中國加盟者潘慰身價人民幣六十億元,榮登「胡潤餐飲富豪榜」榜首,但是重光克昭個人擁有的股權只有三.一五%,他作為法人代表的重光產業持股比重也只有一.二六%,總股權加起來不超過五%。

中國媒體在報導中國味千的快速成長時,都把功勞歸在潘慰一人身上,並形容味千「在日本只是一個小小、名不見經傳的拉麵品牌」;日本總部也有人批評「為什麼中方賺了那麼多錢,而我們只拿到那麼一點點?」

每次遇到這種質疑時,重光克昭都會回應說:「是一般日本公司,自然會這麼想,但要作世界級公司,不能這麼想。」

事實證明,味千拉麵十年內能在香港、中國開設近兩百家店,並成為中國第五大連鎖餐飲品牌,重光克昭充分信任中國合作方,絕對是關鍵。

持股不過五%
逃過中國反日災難


上海味千拉麵在○三年底遭遇日本的「一番拉麵」競爭,由於財力雄厚、產品與行銷手法都與味千高度雷同,因此讓較早進入上海的味千倍感壓力。

在產品和行銷策略上,一般日本企業都是由總部直接控制,但重光克昭卻授權中方研擬應對策略。最後中方提出三項應對措施:一、菜單一年更換二到三次(中國之外,一般是一年更換一次),讓菜色比對手多八十種;二、人均消費定在一人二十五元人民幣(對手是四十五元);三、跟大賣場、書局合作,推出折價券。這三項行銷策略成功擊退一番拉麵,奠定味千是中國日式拉麵的第一品牌。

產品定位是另一項日本企業關注的焦點,傳統日本拉麵基本上只賣拉麵和煎餃,但是味千在海外擴點時,就參考各地加盟者的意見,推出各種小菜,這正是味千在海外大受歡迎的原因。像香港加盟者開發的「金菇牛肉捲」,就是日本店沒有的,但在日本之外,都賣得很好。

不過,對於核心產品──拉麵,所有日本拉麵店都堅持維持傳統,但為了開拓海外市場,重光克昭有時必須做痛苦的妥協。在日本,鰻魚從來就是與飯搭配,但是在中國,鰻魚拉麵卻大受歡迎,不過,重光克昭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採訪時仍然忍不住說:「喔!鰻魚拉麵」,透出幾許無奈。

重光克昭在中國味千只持有不超過五%的股份,也讓中國味千逃過中國反日運動的衝擊。○五年,因為日本教科書中美化侵華暴行,中國各地爆發自二戰後最嚴重的反日示威,上海、深圳的味千拉麵店面被人民砸毀,生意也一落千丈,味千在中國面臨存亡關鍵。

後來,中國味千在各家分店門口都貼上「味千拉麵,一○○%港資,同族同胞,一樣愛國」的橫幅,中國網友查詢中國味千的股權結構,也確認港資和中資占有絕大比重。此後,味千拉麵被視為「中國人征服的日本品牌」,在中國各地就加速成長。

想要加盟
真心維繫拉麵味道才行


根據美國《商業周刊》掌握的數字,○五年中國味千營收不過六六○萬美元,但○六年卻暴增到一六三○萬美元,一年成長一四七%。中國味千發言人笑說,反日反而讓味千出了名。

經營一家拉麵很簡單,只要味道獨特,就能吸引顧客上門,但是要在全世界開一千家店(重光克昭的目標),如何讓第一家店和第一千家店的味道始終如一,就是一門大學問。

味千創業那年也是重光克昭出生的一年,從小,他就在店裡煮麵、吃麵,因此,他說自己是味千拉麵最老的老顧客,即使不做董事長,他也會是味千拉麵店裡最會煮麵的大廚。十年前,父親劉祥過世,整整一年的時間裡,他跑過全日本二百七十多家分店(現在只有一五八家),親自品嘗每家店的拉麵,看看味千的味道有沒有被堅持,顯見他對核心產品品質的重視。

劉祥是來自高雄美濃的客家人,一九六八年在九州熊本開設第一家味千拉麵,原先只是一個七坪大、八個座位的小麵攤。以前,九州的拉麵都以豬骨熬煮的白湯作為拉麵湯底,原本豬骨的味道重,很多人不敢吃,但是劉祥從客家的調味料──油蔥,研發出新調味料,能去除豬骨的腥味,在當地大受歡迎,劉祥的湯底被稱作「白湯之雄」。

當年,為了維持這種獨特口味,味千拉麵的加盟者都必須是本店轉業的學徒,後來,加盟店增加,但劉祥在選擇加盟者時仍然非常堅持,加盟者必須打心裡就喜歡吃味千拉麵。直到現在,重光克昭問加盟者的第一句話仍然是:「你吃過拉麵嗎?」不久前,重光克昭拒絕一位旅居法日本婦人的加盟請求,就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吃過拉麵,即使她在法國已擁有四家餐廳,能力和財力都非常雄厚。

九成中國盟友
讓味千快速崛起


其實,看加盟者吃麵的感受,只是重光克昭挑選加盟者的一個方法,最重要的是看對方是否認真對待味千拉麵這個品牌。

像挑選中國加盟者潘慰,最初,味千只讓潘慰在深圳生產供應香港味千所需的麵團,製作這種麵團需要十多種從日本進口的麵料調配,既花錢又費時,但潘慰不像一般中國商人那樣馬虎,而是按日本總部的規定,確實進料、按規範生產。相反的,某知名冰淇淋在深圳的代工廠,就因輕忽作業程序而出過大錯誤。

至於另一位打開味千在香港市場的加盟者鄭威濤,重光克昭還記得九六年時,他曾向鄭威濤建議從台灣進口麵團,以節省成本,但鄭威濤拒絕,堅持以高價直接從日本進口原料。

如果仔細研究味千的海外加盟者,可以發現味千與其他日本連鎖店的不同,一般日本連鎖店都選擇日本人掌控一切,但味千的海外加盟者九成以上是由華人掌控,他們與重光克昭都有私交,像台灣加盟者是重光家族的世交、紐約的加盟者是潘慰親友、溫哥華加盟者是曾經替香港味千拍廣告的香港導演、洛杉磯加盟者是香港味千的律師等。

為了展現國際化決心,重光克昭還帶著妻兒移居香港,現在他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日本,三分之一在香港,其他三分之一時間在世界各地跑。而且,日本之外的加盟總部設在香港。

《美國商周》指出,此次入選亞洲百大成長最快的公司,一半以上是中港台公司,其他入選的新加坡及南韓企業,也都是因為深耕中國市場而快速崛起。有一半日本血統的重光克昭,在海外的盟友九成是華人,與華人結盟打天下,結合日本的專業及華人的人脈,正是味千拉麵快速崛起的主因。

重光克昭最想征服台灣人口味

父親劉祥44歲才生重光克昭,因此10年前,父親過世時,重光克昭感覺上像是同時失去了兩位親人:父親和祖父。父親生前,每年寒暑假,都帶著重光克昭姊弟回高雄美濃老家,死後,更把一半的骨灰放在台灣故鄉,因此重光克昭每年都帶著日本妻兒回台掃墓,今年以來,他更是經常回台灣,看望因病住院的伯父。

父親生前,味千每逢22日就降價,回饋老客戶,後來,父親恰巧也在22日過世,因此,重光克昭只要在日本,每逢22日一定親自下廚,煮麵給顧客吃。

今年是味千成立40周年,與味千同一年出生的重光克昭,年初決定今年內到40家老人院,煮麵給老人吃,以示感謝他們對40歲味千的照顧。

很多人以為重光克昭有兩個大他十多歲的姊姊,又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從小一定占盡便宜,不懂與人分享。聽到這裡,重光克昭就鄭重澄清:從小,父母在店裡忙,是他煮飯給兩位姊姊吃,不是姊姊煮飯給他吃。而且,從小三開始,他就參加學校棒球隊,一直到現在,每個月還跟同事至少打兩場球,在棒球隊裡,講究的就是學長學弟關係,講究的就是分享,尊重前輩。

1994年,父親在台灣開展味千海外第一家加盟店,卻以失敗收場,這件事一直是父親的遺憾,今年四月,重光克昭決定重返台灣創業。這中間還發生一個小插曲,原來中國味千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要由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味千來主導台灣的加盟,但重光克昭堅持由日本總部負責台灣加盟事宜,最後,他等不及,自己親自跳下來,出資五成,直接擔任台灣味千的董事長。

小平頭、90公斤的身材、POLO襯衫扣子解開到第三顆、袖子挽起,重光克昭長相活脫像個日本浪人,不但長相不像中國人,而且,他也已經不會聽,也不會講中文,但這一切似乎不影響他對台灣這塊父祖之地的想望,他打算在台北開10家分店,並且從明後年開始向中南部展店。

重光克昭說,他想告訴父親:「我要把你的拉麵,帶回你的故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 瓊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