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跟老外學樂活

跟英國人學健走、跟法國人學慢活、跟土耳其人學無油煙烹調……,旅行,讓7位旅遊達人生活更豐富,身心更健康。

而居住在台灣的3位外國人,也在台灣學到了台灣人特有的健康習慣。
請來看最新一種讓世界更平坦更靠近的魔法故事,它的名字叫做樂活健康。


文/林貞岑 攝影/陳德信

飛機緩緩降落在澳洲南部阿德雷得機場,來自台灣的年輕情侶,拎著大包小包行李,焦急地在來往人群中張望,希望來接機的校方人員可以趕快現身。

過了兩小時,機場的人潮漸漸散去,情侶又餓又累,卻始終沒有等到接機的人。

「需要幫忙嗎?」一對看起來像當地人的老夫婦,好心走上前來詢問。

老夫婦已經坐在這裡好一會,也觀察到小情侶似乎等不到人,「讓你們等不到人,很不好意思,我們澳洲人沒有盡到地主之誼,」老先生鞠躬道歉說,願意載他們一程。

情侶不敢擅自答應,老夫婦就陪他們等到校方人員來後才離開。
開學後,老夫婦透過校方主動聯繫他們,成為好朋友。

看到情侶家裡空無一物,夫婦倆二話不說就把該備齊的家具,從自家搬來給他們用;平日開車帶他們上教堂,體驗當地活動;後來他們寄宿在老夫婦家,老太太會把衣服洗好漿好送到房裡,待他們像自己的兒女。

這對情侶後來在當地舉辦婚禮,老先生還特地穿上二、三十年前的西裝,驕傲地擔任主婚人及雙方家長。

這是花漾芳療學苑創辦人、台北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卓芷聿到澳洲唸書的美好經歷。老夫婦對陌生人的善意體貼,在她心中鑿了一口井,讓愛源源不絕湧現。

現在儘管她教學與工作繁忙,仍定期到安寧病房做志工,用精油按摩為臨終病人舒緩情緒。且不管再忙再累,她都是活力充沛、笑容滿面:「因為我愛夠多!」她自信地說。

卓芷聿坦言,小時候的她完全不是這樣,身體不好、長相普通,奶奶常說她「醜到連火車都不載」,大家的焦點和寵愛,都擺在漂亮的姐姐身上,她總是被忽略、不受重視,心裡有點不大平衡。

她學會了愛和付出,也從此有了堅定的信仰做依靠,不再感覺孤單。

出國旅行、遊學或居住,有些人帶回來紀念品,卻也有人帶回當地的價值觀、信念或生活方式,內化成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生活習慣。

經常為工作出國旅遊的美國作家瑞秋‧溫戈登說:「當我回國時,我總是將各國傳統文化中最好的一部份,變成我的日常生活習慣。」

即便她一年只有一天過著完全不同的異國生活,也會讓生活變得更有趣。

隨著台灣大量高知識人口出國體驗,開始有愈來愈多人把健康生活方式移回台灣,例如慢活、慢食、多走路或簡單生活概念。

這些異國學來的生活方式,深深影響我們的身心靈健康,甚至成為一種鼓舞及支持的內在力量。

飲食,是一種文化的具體呈現。你怎麼吃,就會變成怎麼樣的人
慢食的生活美學


從速食到慢食,法國讓從不下廚的曹嘉玲,開始享受買菜做飯的樂趣。

在台灣從事快節奏的行銷工作,曹嘉玲坦言,生活很累、吃飯很趕,通常是隨便外帶食物打發了事,「五分鐘可以解決最好,」她無奈說。

但講究生活美學的法國先生,卻教會了她很多事。

在法國,上餐廳吃飯很貴,大部份人還是習慣自己做菜、煮飯,而只要食材夠好,簡單做就可以有很好的味道。

法國先生對食材品質很挑剔,他堅持買價格貴兩倍的放山雞而不是飼料雞,理由是「那些雞(飼料雞)以前沒有得到很好的對待。(指活動空間不足)」

且即使環境條件不佳,法國先生仍能「把巴黎生活那套搬過來」。

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先生(當時是男友)到台灣來,曹嘉玲一邊啃著便利店的麵包,邊打電話問他早餐吃什麼?

他說找到原本是用來堆雜物的小桌,擦乾淨桌子,舖上桌巾和花,自己烤麵包、煮杯咖啡,享受了一頓很愉快的早餐。

「食物就應該好好被放在盤子上,呈現它應該有的最美的樣子,」兩年多前遠嫁巴黎的曹嘉玲笑說,先生完全不能忍受用完即丟「很醜」的免洗碗筷,現在她也慢慢被同化,即使一個人吃飯,都會張羅得好像在餐廳吃飯。

等待傍晚7點剛出爐的法國麵包,然後到超市買醃漬番茄乾、法國特製香料乳酪,加上義大利黑胡椒臘腸切片,回家用漂亮的餐盤盛裝,外加一瓶充滿果香味的生啤酒。

儘管先生加班不在家,她還是把餐桌布置得美美的,放一段葡萄牙民謠,一個人悠哉地吃起飯來。

她說,在巴黎一餐飯吃一個小時是很常見的事,即使是簡單的麵包、奶油配礦泉水,好好享受一餐,撫慰自己的疲憊,這就是法式的生活情調。

迷人的地中海料理

「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讓我找到更簡單卻更豐盛的生活方式,」作家陳念萱每次旅行,最愛闖進人家廚房看人做菜,也因此學到不少道地的「媽媽料理」。

只要用「一雙筷、一只鍋」就能搞定一桌菜的陳念萱認為,香料是點石成金的魔法,可以讓單薄食物變得豐富有滋味,而且充滿異國風情。

她比較喜歡土耳其的做法,清爽而且層次分明,相較印度人用香料「下手太重」。

有次她在土耳其喝到一碗湯,一層香料、一層湯,喝到口中時是立體的、有層次的,充滿香氣,也激發她香料罐的靈感。

陳念萱把世界各地買回來的不知名香料,一層一層堆疊在罐子裡,成為她的私房香料罐。

做菜時湯匙往裡頭一挖,每一次香料的比例都不同,每一回煮菜的味道、顏色也不一樣。

「用鼻子去聞去感覺,」她說沒有食譜、沒有標準,只有靠自己體會感覺。

無油煙的地中海料理

地中海料理是另一種體驗土耳其的好方法。

「我一回到台灣就掛急診,」土耳其達人周錦瑟有嚴重的哮喘及過敏,土耳其是她的「再生天堂」,在那裡她不會拚命打噴嚏,身心最健康。位在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尤其橄欖油品質好,甚至外銷義大利。

沒有污染的工廠、現擠的牛奶、新鮮便宜的蔬果、無農藥的雞蛋、大量的橄欖油、優格和起司,讓她的過敏和失眠不藥而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飲食中豐富的蔬果、魚類和橄欖油及適量攝取肉類,可有效防止癌症和心臟病。

2006年發表在「腦神經年會」的報告也說,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地中海飲食不僅健康,還能讓廚房保持乾淨。在土耳其,每個家庭的廚房瓷磚發亮,乾淨到可以舖地毯,這讓一年有半年時間待在土耳其,笑稱土耳其是她第二故鄉的周錦瑟,下定決心學習「土式無油煙烹調法」。

周錦瑟位於天母的家,廚房爐具是西式附烤箱,雖然經常開伙,但牆壁瓷磚上卻沒有油漬,維持得很乾淨。

她曾經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影響,懶得打掃家裡,但想到土耳其人的乾淨居家,就打起精神,把家裡清乾淨。

她特別跟我們分享她的做法。

做菜加鍋蓋燜煮不用油炒,譬如蔬菜加點水燜煮,煮好再加橄欖油拌勻;雞皮朝下用文火乾煎,逼出雞肉本身油脂等。

看她四爐全開,一鍋豆子湯、一鍋雞、一鍋蔬菜、一鍋飯,外加一碗番茄、小黃瓜沙拉,一盤起司、一盤法國麵包,一頓土式大餐輕鬆搞定。

另外,她也提供拿手好菜香料雞和優格冷湯的做法:

雞肉剁塊,皮朝下放鍋內

撒上奧勒岡(超市有賣乾料)、鹽、紅椒粉,蓋上鍋蓋用中火乾煎

雞皮的脂肪融化成油,因此無需再加油,煎到皮帶點金黃酥脆,翻面再煎一會即可

香料雞的湯汁用來拌飯、炒菜都很可口。

優格冷湯的做法更簡單,將優格加水稀釋,加入一點切絲的小黃瓜,上桌前灑上乾燥的薄荷葉即可。

薄荷的清爽中和了優格的奶味,感覺味蕾在清新宜人的地中海島嶼跳舞。

把土耳其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22年前周錦瑟到土耳其旅遊時就愛上了它,陸續去了十多趟,包括學土耳其語,如今每年超過二分之一時間,她都待在土耳其。「別人都以為我在土耳其有情人,」兒子已經上大學的她哈哈大笑辯解,她只是很享受當地生活,食物新鮮、物價便宜,當地人很和善,每天就是看書、泡溫泉或是跳進海裡游泳,「我好怕,我好像在揮霍我的幸福,」周錦瑟回味無窮地說。

放下煩惱,好好享受生活品質
徹底實踐OFF學


寶源投顧總經理巫慧燕,在英國唸書時,學會了讓自己短暫放空的OFF學。

每當她覺得身心疲累時,就會請半天假去喝下午茶,「短暫的放空比放長假更能達到充電效果,」她說。

以發表英國文化觀察評論為主,知名的「德朵夫人」部落格板主李蕙蓁,則受惠於英國人的OFF學,重拾家庭生活。

「在英國,下午5點就下班,過時間不走,老闆還問你怎麼不回家,」李蕙蓁提到,以前先生在台灣做建築,無止境的加班,熬夜趕圖到早上,回家洗個澡再去公司做簡報,幾乎沒有家庭生活,現在情況完全改觀。

英國人很注重假期,先生剛去上班,一年就有30天休假,而且旅行是正當的請假理由,「因為英國人認為,旅行是對身心健康重要的事情,」她和先生也因此養成旅行的習慣。

在法國,則是公私分明,下班時間關起門來有自己的生活,除非有晚宴邀約,否則仍以家庭為重。

「工作是為了賺一份讓你生活更愉快的薪水,」曹嘉玲說,晚餐時間不被打擾是法國人心照不宣的共識,即使熟朋友也不會在吃飯時間打電話聊天,讓人有自己的空間做想做的事。

每天健走

「只要一小時之內的路程,都是走路的距離,」李蕙蓁在英國養成了健走習慣,上課、買菜、逛街,只要可以走路絕不以車代步。

健走是英國人週末最熱門的「全民運動」,每到假日,到處可以看到阿公阿嬤們一身勁裝,背包、登山鞋加柺杖,結伴去走路。

英國的環境綠地公園多,步道種類多樣,有文學、電影或景觀生態,還有長距離或短距離可供選擇,增添不少健走樂趣。

「喔,我要準備去散步了,」每天傍晚,李蕙蓁都要去住家附近的頂峰國家公園散步,這也是文學名著《傲慢與偏見》和《簡愛》的場景所在。

近十年來,很多台灣人到英國讀書或居住二、三年,一回台灣就讓很多親友認不出來,體重減輕很多,一問之下,共通點都是天天走路、吃得很清淡的關係。

減少拋棄的樂活式生活

英國人愛物惜物,也讓李蕙蓁印象深刻。

「英國人用的電腦產品,比我們10年前的還差,」住在英國5年多,李蕙蓁剛開始很不習慣英國人愛用舊東西,他們電腦速度慢、硬體差,可是工作成果完全不受影響,即使一個小社區的網頁,也做得很豐富,引人入勝。

怎樣用最簡單的東西達到效果,比追逐新科技更有挑戰。

英國街頭巷尾都有二手商店,義賣所得全部捐給慈善機構,假日還有二手跳蚤市集,不少英國人開著後車廂可打開的掀背車,載著家裡的東西去拍賣,這是英國的傳統的假日生活,也成為李蕙蓁和先生樂此不疲的挖寶活動。

珍愛我自己,寬容待別人
到法國學做女人


在外國人身上,不僅可以學到身心靈的健康,有時更可以學到對自己的看重。

「巴黎這城市教會我怎麼當女人,」結婚近三年,卻仍難掩新婚的甜蜜愉快,曹嘉玲笑說自己到巴黎最大的改變是「敢在大馬路上接吻」。

她說,在巴黎街頭常看到四、五十歲的夫婦手牽手逛街,過馬路時穿風衣的先生順手攬住妻子擁吻,親密表達愛意不分世代,讓她深受感動。

「當你對身體沒有畏懼時,接吻是一種表達,」她解釋說,歐洲男人受到文化裡騎士精神的影響,對女性相當尊重,無論幫忙開門、拿衣服等,都讓女生覺得有被仰慕、受寵的感覺,相對更看重自己、接納自己,也能夠坦然表達愛意。

難怪巴黎的女人總是那麼美,因為被愛,也因為懂得愛自己。

寬容與愛

不丹,在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世界快樂地圖中排名第八的幸福國度,讓作家陳念萱學會了寬容。

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不丹,緊鄰西藏,人口僅有70萬人,幾乎全民都是藏傳佛教的信徒。

他們深信輪迴,不可做壞事,只要定期進入寺院,靈魂就不會墮落,「轉身就放下,很有彈性,」進去不丹13次的陳念萱觀察說,不丹人懂得約束自己,這也是他們快樂的主因。

她曾和一位7歲小男生暢談佛經故事,從中午12點談到半夜,小男生很喜歡她,分開時還很認真跟她說:「我太小了,不適合你。」成熟的模樣讓陳念萱不得不相信,確實有輪迴存在。

「在不丹,門永遠是開的,」陳念萱說,不丹人善良質樸,隨便推開一扇門,就會有人請你喝茶、端點心出來給你吃。

心胸開闊的不丹人把她當成自家人,「在這裡到處有人要把我帶回家住,」陳念萱略帶淘氣地說,在不丹喊她姑姑姨媽祖母的人很多,像回到自己家一樣熱鬧,一待兩個月,完全不用擔心吃、住。

這對父母離異,從小在育幼院長大,不知擁抱滋味的陳念萱來說,是很大的安慰。

陳念萱說自己個性怕生、不愛跟人親近、說話,甚至是朋友眼中任性、挑剔和難纏的人。

但出入不丹十多次,不丹人的溫暖和接納,讓陳念萱學會原諒自己,對環境、對人都有更多的包容。

「只要你說,我就相信,我很願意相信你所相信的,」她緩緩地說,接受,是旅行多年學會的最大禮物。

她也開始學會去欣賞硬梆梆的泰國米、多年不敢碰的酥油茶也敢喝了,結果緩解了她高山症的不適。
心眼開了以後,隨遇而安,即使旅遊中碰到大雨或意外也不覺得懊惱,「撐傘走在雨中不也挺美?」她氣定神閑說。

心靈平靜的力量

Discovery旅遊節目主持人Janet謝宜芬,則在印度找到了靜心的力量。

有一次她到印度參加瑜伽營,整整一個半月,每天練10小時瑜伽,只吃水果、蔬菜,或是摘來的果實烘烤成麵餅,但她覺得那是自己身心狀況最好的一段時間。

「從此我改掉了吃肉的習慣,」Janet說,從小生長在以肉食為主的美國德州,吃素對她來說是個大轉變。

現在,她隨身攜帶一個瑜伽梵文字型的銅製燭臺,是「OM」(發音是歐姆),瑜伽的聖音及符號,也是瑜伽的代表。

每一次她覺得心煩氣燥,就坐下來看著燭臺,嘴裡緩緩念著om,讓鼻腔共鳴的聖音洗滌心靈,心情逐漸沉澱,「然後,一切不愉快都過了,」Janet帶著燦爛的笑容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 瓊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