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陳鴻以美食家專業卻親切、略帶幽默的文字,您可以感受到,美食不僅存在於高雅的餐廳內,隱匿在市場間、巷弄裡的平民小吃更是無比誘人!讀完後您會感覺到 "美食絕不僅止於味蕾,更是一種動於心靈的震顫"(本報內容摘錄自《陳鴻嚴選菜市場感動料理》、麥田出版,連載為期3個月)

陳鴻嚴選菜市場感動料理    
雙連市場

相較於台北市其它地理區而言,雙連的開發相對較晚,一直到日本人興建了淡北鐵路,在此設立雙連站,成為大稻程南北貨的轉運站後才開始發達起來。民國六○年代,有關當局遊說周邊攤販集資共同興建市場,以募得款項興建了這棟樓高四層的雙連市場,可惜生意每況愈下,目前僅剩一樓店家尚有營業,其它樓層變相成為遊民的棲息處所,在此提醒您,早起買菜時千萬別睡眼惺忪,勿闖了樓上的都會叢林區。在捷運雙連站完工後帶動了周邊買氣,人潮延伸至接近中山北路二段,形成了一個熱鬧的雙連大生活圈。

喜慶節日最佳「煮」角


雙連的食物滋味,無疑是懷舊風情的代表作。我發現這裡的人似乎很喜歡吃湯圓。以民生西路為分界,前後各有一間歷久不衰的湯圓店,分別以鹹湯圓和甜湯圓溫暖著當地人的腸胃。在舊雙連市場的文昌帝君廟旁,有一間四十年歷史的「燕山鹹湯圓」,創店者劉燕山半生奉獻軍戎,律己甚嚴。來到台灣後,不改勞動精神,開了這間小店,嚴嚴謹謹地做起小生意來服務人群。

目前生意已交棒至第三代。年輕的小老板秉持爺爺創店的精神,每天雞鳴即起,磨糯米漿、熬大骨湯,為一天的忙碌生意做好準備。燕山湯圓湯美、皮Q、肉鮮,加上紅蔥頭提味,可吃巧也可吃飽。為了維持一貫的品質,劉家人絕不假手機器,每天下午都要圍成一桌「搓圓仔」,難怪一家人能和樂融融,全拜這一顆顆快樂小丸子所賜。

在民生西路、承德路口,也有一間賣了五十多年的「雙連圓仔湯」。最早是民生西路夜市上的小攤子,後來改遷到雙連街的店面營業,打響了雙連圓仔湯的名號。前一陣子店家在原發跡點找到一爿店面,又風光的搬師回府,生意愈做愈興隆。這裡的圓仔湯之所以好吃,全賴店主對食材的專業知識與熱情。能上得了雙連圓仔湯檯面的,
都是來自台灣各縣市的佼佼者,像是雲林的花生、屏東的紅豆,大甲的芋頭,最好的材料,當然能做出最好的品質。

老板是以煮給家人吃的標準來待客,所以每一口都能吃出誠意和暖意。這裡最有人氣的一品是「燒麻糬」,煮法和彰化肉圓有異曲同工之妙。先將生麻糬投入油水鍋裡泡煮,約莫二十鐘後,待原本瘦小的麻糬膨脹約一倍後就可起鍋,沾著芝麻花生糖粉吃,再配上一杯清茶,甜而不膩,比日本和菓子還要可口。

滷肉飯爭霸戰之雙雄鼎立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這句話用在餐飲店似乎也可成立。通常一條街出了一間名店,就像是裝了磁石般極具威力,人潮都自動往這邊靠攏,別間店只能吹鬍子、乾瞪眼,沒有分一杯羹的可能性。但我在雙連街上,見證了一場經典的跨世紀滷肉飯爭霸戰,有兩間店齡都超過四十年以上的老字號滷肉飯,就這麼開在同一條街上,前後只隔了兩、三間店的距離,一到用餐時分,雙連街的空氣裡,飄散的都是滷肉飯裡的醬油香,要人不餓也難。

魯肉飯之於台灣人,就好像拉麵之於日本人一樣,裡頭隱藏了民族的魂魄,牽動的是鄉愁的那根細小神經。幾日不吃,就會喪失元氣,渾身不對勁。雙連街很窄也很舊,卻因為有了這兩間魯肉飯而熱鬧起來。從民生西路轉進來,首先經過的是「雙連街滷肉飯」,再往下走幾間店,巷口處紅色招牌的是「滿亭香魯肉飯」。這兩間店人氣都很旺,一到用餐時間都座無虛席,就算非用餐時間,店裡也隨時有食客在大塊朵頤。我的報馬仔好友在雙連街混吃混喝三十餘年,她一針見血地告訴我,雙連街魯肉飯風味濃厚,以標準的古早味取勝,食客多為家族式,三代同堂一起享用;滿亭香魯肉飯口感較清爽,具現代人養生的概念,是大台北計程車司機的最愛。

雙連街滷肉飯門口擺著長板凳,可以坐在大鐤前邊吃飯邊和老板聊天,店裡堆成小山的草菇罐頭、白切三層肉、香菇頭髓湯─台灣早期飲食攤的縮影都在這裡原汁原味重現。就是這種親切的氣氛,讓食客們會一代傳一代的前來光顧。巷口的滿亭香魯肉飯比較現代化,就像在速食店一樣,自己在櫃台點餐、拿托盤、取菜、結帳,然後選個適合自己的風水方位坐下來好好吃一頓。老闆對自家的魯肉飯口味相當自豪。魯肉飯的靈魂在於米飯,因此,他認真研究台灣各地的米粒,最後是西螺的新米屏雀中選,理由是這種米飽濕度夠,搭配有嚼勁的豬後腿肉所熬製的滷汁,不油不膩,讓人欲罷不能。最重要的是,這裡的價格還停留在一碗十五塊的年代,物美價廉的程度,真是教人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 瓊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