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重要事情,反而就被直覺認為不屬於科學的範圍。比如「快樂學」的研究,是在這一世代才興盛起來。「愛情」的重要性,則一直潛藏在精神醫學裡,一直被討論,但很少成為訴求的主題。
其實佛洛伊德的經典個案,有些就是「無法去愛」的病人。在一世紀前保守壓抑的歐洲大陸,情慾缺乏抒解管道,也造就了開啟精神分析的歇斯底里年代。現在的愛情與性慾所受到的壓抑已少掉許多,高中生不交男女朋友反而是少數----愛情模式的改變,也改變了精神科醫師的病人樣貌。現在已經不容易看到精神分析經典書上的案例,病人的問題以自戀、存在、認同等方式出現。
不過,百年來沒有改變的是:對一些「病人」來說,愛情是比任何精神藥物都還好的避難所。古老的精神分析家就已說過,有些病人「愛情成癮」。有些憂鬱症狀(或其他更糟的症狀)的患者會週而復始地尋找能讓他陷入愛情的對象。當愛情來臨時,心情就會好轉,憂鬱症狀改善。只是,長期個性不穩定或情緒低落的人不容易維持穩定關係,一旦愛情變質、變得苦澀,好運氣、好心情也就跟結束。
遭遇重大變故調適困難的個案,不論是診間病人或意外分手的情侶,常出現反覆、快速、頻繁地尋覓、更換伴侶,在熱戀—分手間循環,有一部份也是因為愛情是他們的避難所,儘管滿足的可能是表面的需求,不久後又因為本質沒有改變而分手。不管怎麼說,愛情總是讓你找到一個認同你也讓你認同的對象,就算是表象也好,也還是心靈的依託。而性愛也能讓身體與心靈得到極度的滿足,忘掉世間的不如意不快樂。
只是,當有人想找避難所時,被尋找的人是否又能分辨他正在扮演避難者的角色?剛受愛情滋潤的歡欣,會遮掩許多事情,等到雙方彼此有更深入的互動與瞭解,或許也就開始醞釀著分手。在一夜情盛行的時代,有些人不會在意這些分合,但有些人還是會因為誤會造成的創傷一輩子難過。
也難怪會有人說,不要選擇「最好」的對象,而是要選擇「最適合」的對象。這句話也可延伸說,不要選擇看起來「最愛你」的對象,「愛」不如「適合」能長久。畢竟,一個人為了什麼背後的原因來尋覓愛情,沒有長期相處並不容易瞭解。也許越激烈的愛反應的是背後越深刻的孤寂、創傷、虛無。你是一個好的避難所嗎?這可能是許多人得在夜深人靜時仔細思索的問題。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