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把耳朵挖一挖!
「妳怎會這麼粗心?」 「媽媽不是說過好幾百遍了,不可以……要記得……」 「不管媽媽說什麼,妳就是沒把我的話聽進去!」
小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常常忘東忘西的。媽媽最常唸的這三句話,一天到晚在我耳邊轟隆隆的響個不停。
隔壁的陳媽媽聽了,總愛拿著她那支銀色的耳扒子,像巫婆一樣的悄悄挨近我,故意嚇唬著說:「一定是妳的耳朵沒挖乾淨。來,把耳朵挖一挖!這樣就能把媽媽的話聽進去了。」
我老是尖叫著跑開。除了媽媽,我就是不讓其他人挖耳朵。畢竟那種癢癢的感覺很奇怪,而且令人恐懼,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在我的想像中,陳媽媽的那支銀色耳扒子,似乎毫不費力就能鑿穿每個孩子的耳朵,在右耳和左耳之間開出一條暢通無阻的腦內小徑。
「來,把耳朵挖一挖!今天這種天氣挖耳朵最舒服了。」 一個微風舒爽的秋天下午,就在我不小心打翻了一盆新栽好的菊花、耳邊又轟隆隆響起媽媽的責罵聲時,陳媽媽從隔壁走了過來,晃了晃手上的銀色耳扒子,親切又雀躍的這麼提議。
「也好,把她的耳朵挖一挖,說不定就能把我的話聽進去了。」 媽媽突然收起一臉的怒意,有點惡作劇似的看了我一眼。她知道陳媽媽是挖耳朵的高手,把我的耳朵交給她手上的那支銀色耳扒子,一定沒問題。
沒想到,這一挖,問題可不小──我的耳朵竟然開始流膿、發炎,而且越來越嚴重!
之後,每隔幾天,爸爸就得帶我去耳鼻喉科報到。這又是媽媽特意的安排,她相當清楚──唯有爸爸說的每句話,我才聽得進去;唯有在爸爸面前,我才會乖乖聽醫生的話,不哭不鬧。
每次看診,醫生總用銀色的鎳子夾著棉花,小心翼翼的清理我的耳朵;清完耳朵、上過藥後,我必須坐在發出溫暖紅光的烘耳機前烘乾耳朵,那也是我這個小病人感到最放鬆、舒服的時刻。
後來,再也沒人敢亂挖我的耳朵。我的耳朵經歷過這場意外後,也變得更精明了──對於爸爸和媽媽說的每句話,想聽的就聽進去,不想聽的就左耳進、右耳出,或乾脆假裝聽不見……
這段跟挖耳朵有關的童年回憶,讓我在翻閱《愛挖耳朵的國王》這本橋樑書時,立即想起陳媽媽和她的那支銀色耳扒子,並且噗哧笑出聲來。
有一個國王很愛替人家挖耳朵,所有僕人的耳朵都被他挖空了,他還是不停的抓到人就挖,結果每個人的耳朵都被他挖穿了。國王吩咐僕人做事的時候,他的聲音總是從僕人的右耳進去,在腦袋裡停留幾秒鐘,又很快從左耳飛走。僕人們聽了就忘,忘了就錯,錯了就重來,同一件事做了好幾遍,就是做不成功。每次每次都這樣。
有一次他從樓上的窗戶摔下來,躺在院子裡哇哇大叫,竟然沒有一個人在聽到他的聲音後,有辦法順利的營救他,害他好傷心。他終於知道自己愛替人挖耳朵的習慣,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後果。
還好,一名園丁發現了摔傷的國王,把他背回房間休息。可憐的國王療養了好久才恢復健康。 從此他很聰明的學會:不能隨時隨地想挖人耳朵就找人挖,必須耐心的等人家長了耳垢、該清理的時候,再幫人家清乾淨。不然,他說的話就又會變成人家的耳邊風了!
作者小Z江圭子的文字敘述幽默、可愛,故事節奏明快、趣味洋溢;繪者阿部肇的鮮明插畫,則生動呈現了愛挖耳朵的國王和害怕被挖耳朵的僕人們的各種逗趣表情,國王手上的那支寶石耳扒子更是令讀者印象深刻。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媽媽最愛在我耳邊叨唸的那三句話,還有那位揮舞著銀色耳扒子的挖耳朵高手陳媽媽,甚至我長大後選擇性的聽話態度……
到底有沒有把XX的話聽進去? 這種事嘛,其實應該跟耳朵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最關鍵的還是「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