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志良教授談「長期照護保險法」文=修淑芬.攝影=黃念謹
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健康和經濟這兩大問題,是很重要的規畫項目。老年健康照護的經濟安全體系若能建構完善,未來無論是生重病或是意外,都無須過度擔心病榻旁沒人照料,或須面對龐大的經濟支出。政府有關長期照護保險的規畫總報告已在今年4月底,由國內五位專家學者完成提交,並送請衛生署草擬法案;預計今年底送交立法院審議,擬定民國100年正式上路。
最後定案送交立院的版本為何,一切仍處變數,加上老年健康規畫不單是老人家一個人的事,同時也牽涉到家庭、社福和醫療體系。本刊特別專訪了五人專家規畫小組成員之一的亞洲大學副校長楊志良教授(以下簡稱楊),為讀者分析「長期照護保險法」與您邁入老年後的健康生活規畫,有何重要的關聯。Q:政府長期照護保險法的規畫內容為何?主要的保險對象是誰? 楊:長照保險擬以「服務(實物)給付」為主,「現金給付」為輔;至於給付額度將依失能程度,分級給付。服務項目有居家、社區及機構服務,可以說是將現行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整個納入未來的長照保險。
嚴格來說,長照保險不一定100%是老年人才需要的,雖然常見的失能者以老人人口居多,但年輕人或兒童也有可能因疾病或意外而失能;因此,服務對象包括所有失能、身心障礙等需長期照護者。
專家小組中的學者們一致認為應該將全民都納入保險,才能達到無縫式照顧的理想,避免應受照顧者卻無法受到照顧的缺憾。此外,如果未將年輕人或兒童納保,就必須另外制定一套制度來規範,勢必會造成社會資源的重複浪費。
Q:已經有了健保,為何還要長照保險? 楊:台灣的生育率及有偶率均呈下降趨勢,人口老化速度更居世界之冠。試想當家裡年輕人口變少、老年人口變多的時候,家庭功能勢必逐漸喪失。由於老人是失能的主要人口群,當子女或親友的社會支援系統不足的時候,該由誰來照顧或負擔呢?這也意味著「老年失能」將使許多家庭面臨長期照護的壓力。所以,勢必要採取社會互助的方式來代替家庭功能。
長照保險是風險分攤、權利義務相等的平等互助觀念,如果沒有長期照護險,未來的養老金就必須全部自費。
外界質疑長照僅是少數人的需求,反對採取社會保險的聲浪也很大,但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就好像生病住院要去醫院,醫院是主要照顧者;然而失能是長期且不可逆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照顧,這時,唯有一套完善的長照保險法,才能妥善、長期地照顧失能者和其家庭的需求。
我認識一位國立醫學院的教授,為了照顧九十多歲的雙親,都不敢出國,連晚上偶有應酬,也必須趕在幾點以前回到家;幾乎無法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也無法專心經營專業技能,身心備受煎熬;媒體也曾經報導過,有個媳婦因為承受長期照顧重症婆婆的精神壓力,最後失神殺了婆婆後再自殺。這些故事在在凸顯出,長照不只是老人和失能者的事,同時也是照顧者及其家庭的共同問題。
Q:長照的保險費該如何繳交?退休後沒有收入時,怎麼辦? 楊:長照保險的主管機關為衛生署,將委由健康保險局負責執行。保費約為健保費的七或八分之一,是由個人、雇主、政府共同分擔。我要強調的是,一個人一生難保不會生病或失能,長照保險是社會互助的概念,如同購買汽車保險一樣,花了保險費,就算沒用到,你會介意嗎?人人都不希望出車禍、家破人亡,會投保,重點是求保障而不是求償;這兩者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保費的繳交方式,將獨立列出,與健保費一併從薪資中扣除;退休後的繳費方式,也是比照繳交健保費的方式來扣除,或是從國民年金中扣除;繳費的期限則是繳到死亡為止。
長照保險也將引進「部分負擔」的作法。居家及社區服務的部分負擔比較低,機構服務則較高,意在鼓勵在地老化。
民眾享用到的長照品質,就跟健保得到的醫療服務一樣,沒有差別待遇,也沒有城鄉差距。如果個人想要享有更好的長照服務,可以採取自費方式來獲取更好的服務品質。
低收入戶的保費也比照健保的作法,編列預算補助;低收入戶的邊緣者,也擬保費可以打折或採分期付款;失業者,則從失業救濟金中扣除。
Q:要符合什麼條件才可以申請長照?單身者怎麼辦? 楊:承保機關將派員實地評估申請個案的失能程度,針對進食、移位、如廁、洗澡、平地走動、穿(脫)衣褲鞋襪等六項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顧能力,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IADL)」的評估。只要符合兩個以上的ADL或IADL,且持續半年者,便可用巴氏量表來估算應享有的服務及照顧小時,或者達到一定程度者,轉送機構長照。
舉例來說,以簡單的吃喝拉撒及移動來看,如果完全無法自己吃飯、上廁所或走動,那麼就是ADL的失能,就需要長照;如果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飯,卻無法自己洗衣服、煮飯的話,則屬於IADL的工具性失能,這類失能者,尤其以獨居老人居多,往往需要送餐、居家無障礙、家務服務等。
單身獨居老人無須過度擔憂,因為除了健康狀況、認知功能的評估外,居家環境狀況、家庭支持系統,以及社會資源使用狀況等,都會納入整體評估,據以認定失能的程度等級。
申請窗口設定為各區衛生所或鄉鎮公所,由民眾自行申請;獨居老人則由社政系統追蹤或協助辦理。專業評估委託健保局執行,之後交由個案管理師、照顧服務員,根據專家擬定的照護計畫,進行服務。
Q:長照保險一定要由外人來照顧嗎? 楊:長照保險不是健保,健保只提供醫療服務,無法顧及失能者的長期照護需求,而長照保險最大的特色就是:也提供「現金給付」。
如果符合ADL或 IADL申請資格者,有家人可以來照顧,那麼這位照顧的家人就必須先去接受訓練及考試,取得專業照護認證資格之後,政府就會撥付一筆看護費用;總的來說,無論是自行聘請的本勞或外勞,都必須通過專業認證。而現金給付金額,則不會高過由政府指派專業照顧者的薪資標準。
現金給付是依據失能程度訂出給付比率,自行長照者所領到的現金之所以不能超過專業長照者的薪資,原因在於顧及提供專業者一個合理的發展空間。現行的十年長照計畫執行的效果不佳,問題之一就在於政府經費不夠,能夠編列預算給長照專業者的薪資有限,導致目前擁有照護服務員執照的人高達好幾萬人,但真正投入此業的卻僅有萬多人而已;加上各縣市公務預算不足,縣市間給付的差距很大,始終難以吸引人才投入老年長期照護之列。
《楊志良小檔案》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
現任亞洲大學學術副校長、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等職;同時也是衛生署參與重要國際相關衛生會議專家委員、長期照護制度規畫小組顧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