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改變一生  

第11天‧自適才能跳脫羈絆的牢籠

不被心靈的枷鎖扼殺

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經不起任何打擊,這些人碰到一點困難,就永遠退縮了。

有位科學家,將一平常可以跳躍超過三十公分高的跳蚤,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裡面,這個玻璃杯的高度只有十五公分,也就是只有這隻跳蚤所能跳躍最高限度的一半。

一開始,這隻跳蚤在玻璃杯裡跳躍時,頭部會撞到玻璃杯蓋。於是跳了幾次之後,跳蚤為了不讓自己的頭部撞到杯蓋,就改用一半力氣去跳,果然牠的頭部再也沒撞到杯蓋。

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科學家把玻璃杯蓋取下,讓這隻跳蚤能自由的跳躍。結果,這隻跳蚤所跳的高度,還是只有十五公分。

每天改變一點點

人的心一旦在挫折中變得乖順和麻木,那麼,行動的欲望和潛能,將會被這道無形的心靈枷鎖所扼殺。

能在緊張時刻微笑

對著鏡子微笑,鏡中人會還你以微笑,快樂原來如此簡單,笑對人生,你將感覺到,成功也是如此簡單。

生活有時候就是如此。越緊張、越刻意,就越獲得不到好的結果。這是因為它會讓你放不開你的技術和心態,造成心理障礙,讓你不能從容的去面對。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請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

某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在祕魯舉行。一女子國家排球隊初戰失利,以○比三輸給了美國隊。當時美國女排欣喜若狂,輸掉比賽的女排球隊隊員們,眼裡滿噙著淚水,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

在這個關鍵時刻,教練抑制著自己心中強烈的悲痛,對場上的隊員說了幾句話:

「大家把頭抬起來,有淚往肚子裡吞,不能哭,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哭』不是我們給人的形象。我們的『球』輸了,但『人』並沒有輸!」

這幾句話,穩住了大家的情緒,鼓起了她們奪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之後的比賽,該隊以良好的競技姿態,出現在賽場,與蘇聯隊作冠軍決賽。打到關鍵一局,分數是十二比十四,發球權多次易手,最後一分總拿不下來。女排球隊隊員有些急躁情緒。這時教練又對場上的隊員說:

「我現在不跟妳們講技術,我現在只要求妳們笑一笑,不要把臉拉得這麼長。放鬆去打,笑著去打。」

幾句輕鬆的話,緩和了隊員們的緊張心情。最後力克對手,為國家奪取了冠軍獎盃。

每天改變一點點

緊張的對壘,需要張弛有度的心情。放鬆心理,才能放開技術,放開手腳。舒緩的前進,是最為堅實的一種策略。

自己也需要安慰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放下,便成為自己的包袱。包袱太重了,就會把人累垮。

其實如果你刻意不去想不如意的事,它很快就會消失;甚至只要勸勸自己,事情的陰影就會自然淡化。

曾經有一位年輕父親,在街上推著一輛娃娃車,可是小傢伙在車裡大哭大鬧,吵個不停。父親低聲對他說:

「小峰,別急,別生氣,馬上就好了,馬上就會好了。」

有位女人看到這一幕,很感動,上前向他說:

「先生,你真了不起,這麼溫柔的跟孩子說話,真是又體貼、又有愛心。」

然後她俯下身,對小孩說:

「小峰寶寶,別哭了,你有個多麼好的爸爸呀!」

年輕父親立刻向女人解釋說:

「不是啦!他叫順順,我才是小峰。」

每天改變一點點

碰到難題時,不妨對自己說幾句寬慰的話。能克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是智者。
 
 
第12天‧蛻變前的關鍵忠告

愛是奮鬥的動力

愛它,你才能做好它。愛它,你才能全心全意的為它心甘情願的付出。愛自己的親人,這是任何一個有愛心的人,最起碼的基本表現,然後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你連最親的人,都表現淡漠,那又如何去談要愛別人、愛公司成員、愛事業夥伴呢?

生活是相通的。真正體會了愛,才會真誠的愛其所有。其實,愛就是一種責任。

日本一名大學畢業生,應聘於一家大公司工作。社長審視著他的臉,出乎意外的問道:

「你替父母洗過澡、擦過身嗎?」

「從來沒有過。」青年很老實的回答。

「那麼,你替父母捶過背嗎?」

青年想了想:

「有,那是我在讀小學的時候,那次母親還給了我十元。」

在諸如此類的交談中,社長只是安慰他別灰心,會有希望的。青年臨走時,社長突然對他說:

「明天這個時候,請你再來一次。不過,有個條件,剛才你說從來沒有替父母擦過身,明天來這裡之前,希望你一定要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嗎?」

社長的吩咐,青年一口答應了。

青年的母親回來後,聽見兒子要替她洗腳,母親感到很奇怪,說:

「幫我洗腳!不用啦!我還洗得動,我自己來洗吧!」

於是青年將自己必須替母親洗腳的原委說了一遍。母親很理解,便依照兒子的要求,坐了下來。

青年端來水盆,讓母親把腳伸進水盆裡,然後右手拿著毛巾,左手握著母親的腳,正準備洗時,這才發現,母親的那雙腳,已經像木棒一樣的僵硬。

青年忍不住摟著母親的腳,潸然淚下。在讀書的時候,他心安理得的花著母親如期送來的學費和零花錢,現在他才知道,那些錢是母親的血汗錢。

第二天,青年如約去那家公司,對社長說:

「現在我才知道,母親為了我受了很多的苦。是您讓我明白了在學校裡沒有學過的道理,謝謝社長。如果不是您,我從來也沒有機會去握母親的腳。我只有母親一個親人,我要照顧好母親,再也不能讓她受苦了。」

「你明天到公司來上班吧!」社長點了點頭說。

每天改變一點點

如果連付出最多的親人,都漠然處之、吝於付出,誰能指望從他那兒,得到真情的回報呢?他又如何能夠關心別人呢?對你周圍的不孝之子,敬而遠之吧!

賺到小錢,才能賺大錢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一個不能腳踏實地、小錢不願賺的人,是永遠也賺不了大錢的。

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他們一同去尋找工作。途中他們發現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的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的將它撿起來。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說:

「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猶太青年望著生氣而遠遠離去的英國青年,心生感慨的說:

「讓錢白白的從身邊溜走,那才是笨蛋!」

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明白公司的規模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很低。英國青年立刻不屑一顧的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的留了下來。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闆,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

英國青年不可理解的說:

「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就『發』了?」

「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的,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財呢?」猶太青年回答說。

英國青年並非不喜歡錢,可是他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才會到來。

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每天改變一點點

沒有小錢,就不會有大錢。你不愛惜錢,錢也不會來找你。

付出與獲得成正比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會學習、會工作的人,總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任何知識都有一個「知」與「精」的境界,只要你願意做、執著的做,並從中能找到快樂,你就能精於某一學問或某一行業。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學了一些日子後,師襄子對他說:

「你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

「可是,我只學了曲子,拍子還不準確呢!」

過了些時候,師襄子又對他說:

「拍子行了,你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

「不行,我還沒有把握其中的主題要領呢!」

又過了些時候,師襄子又說:

「主題要領已經把握了,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

「還不行,我還沒有深刻的理解作者呢!」

再過了些時候,孔子才說:

「我現在已經能體察到作者的為人風貌了,這是個思想深邃、性情樂觀而又眼光遠大的人,除了周文王,誰還能作出這樣的歌曲呢?」

師襄子由衷的佩服,恭恭敬敬的挺起身來對孔子說:

「我們學的,正是周文王所作的曲《文王操》啊!」

每天改變一點點

成大事者,都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就好比樓要建得多高,基礎就得有多牢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 瓊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